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靜宜
拉爵理政首個完整賽季(2024-25),曼聯在競技與經濟層麵雙雙創造曆史。聯賽15名收官,英超時代新低;6.665億英鎊營收,創紅魔曆史新高,同樣也是英格蘭足壇第三高,僅次於“吵鬧鄰居”曼城在2022-2024兩個財年的營收數字。綠茵的節節敗退與財務的欣欣向榮形成鮮明對照。貫徹拉特克利夫意誌的管理層得意宣告“降本增效”有成,放言要將所得反哺球場,以提升戰績為當前首要。長遠目標,自然是幫助英國巨富實現重振紅魔榮光的幻想。
依據曼聯2024-25財年財報內容顯示,雖無歐冠巨獎開源,但紅魔依舊實現6.665億的創紀錄營收,主要依靠節流手段。以拉爵為圓心的曼聯製服組,為響應話事人鐵腕,祭出雷霆手段,先後進行批量裁員、縮減福利與球票漲價等政策,隻為賬目回血與賬麵優化。忠誠舊部的怨念與球迷錢包的透支,化為財報上的冰冷數字,溫暖著競技寒冬之中的紅魔高層。
曼聯的6.665億總營收,較之前一財年,共提升470萬,增幅為0.7%。營收共分為商業、比賽日和轉播權三個大類,商業和比賽日收入均有增加,但因缺席歐冠,轉播收入則大幅減少。
其中,曼聯年度商業營收達3.333億英鎊,同比增長3040萬,增幅10%。讚助部分的收入增長1060萬,達到1.884億,主要源於與驍龍達成的胸前讚助合約。而受益於新電商模式,曼聯的零售、商品、服飾及產品授權的收入增長15.8%,合計1.449億。
轉播收入部分,曼聯隻進賬1.729億,同比下降4890萬,無緣歐冠是為主因,聯賽戰績低迷同為誘因。
比賽日收入則增長了2320萬,達到1.603億的隊史新高。財報隻說一線隊主場賽事較此前有5場增加,球票銷售和會員規模再創紀錄,並未提及主場球票漲價等係列舉措。再一細算,曼聯上賽季共在夢劇場出戰30場,場均進賬530萬,不及此前賽季的550萬。
再看支出,曼聯計入7.336億的運營總支出,同比減少3490萬。員工薪資為3.132億,同比降低5150萬,原由有三:一是男子一線隊征戰歐聯;二是一線隊陣容變動;三是依靠人力資源重組實現的降本。而在同樣無緣歐冠的2022-23賽季,紅魔薪資總額降低共5280萬,如今的降幅反而更小。其他運營支出名目總開銷為1.704億,同比增加2100萬,源於向新電商模式過渡所產生的相關成本。除此之外,曼聯折舊和減值支出為1700萬,增加50萬,攤銷費用為1.964億,增加630萬。截至今年6月30日,曼聯尚有5.373億的剩餘攤銷總額。
財報最為惹眼的部分,自然是被列為“特殊項目”的成本支出。簡而言之,就是滕哈赫及其團隊(1040萬)占大頭,阿什沃思“略有貢獻”(410萬)的離職補償金,共計3660萬。雖在教練、高管以及雇員崗位出現多處人員變動,曼聯該項支出反倒有所減少,同比下降1120萬。不是曼聯裁得聰明,而是此前一個財年,被列入該項支出的還有拉爵入股過程中產生的交易相關費用。
經拉爵一季縱橫捭闔,曼聯年度經營虧損由2024財年的6930萬,下降至1840萬。總體虧損則由1.132億驟降至3300萬。曼聯總體經營狀況雖有所好轉,但並未扭轉虧損局麵,這也是他們連續第6年虧損。
受連續缺席歐冠影響,曼聯預計本財年收入將有所下降,2025-26財年的營收約為6.4-6.6億。
沒成績卻有收益,正是曼聯對比同行的特殊之處,最新財報無疑強化了這層身份標簽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創紀錄營收的背後,是極為有限的收入提升。受糟糕戰績拖累,紅魔已在與藍月的財務對決中落入下風。昨季曼城以7.17億營收笑傲英超,曼聯6.618億居亞,身後的阿森納和利物浦分別以6.166億和6.138億虎視眈眈。藍月、槍手和紅軍尚未對外發布年度財報,但媒體預計,利物浦有望突破7億大關,躋身曼城所在行列,阿森納也可能超過曼聯。
倘若如此,曼聯將首度在英超時代跌出收入榜前三。拉爵的降本增效確有其效,也的確因他代價高昂的決策失誤而化為徒勞之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