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歲的侯英超放下麥克風,拿起球拍,與王楚欽一削一攻打成9:11。
這一幕發生在18日進行的第十五屆全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四分之一決賽中,侯英超所在的遼寧隊挑戰強大的北京隊。
侯英超是大家熟知的乒乓球解說員,曾是全國錦標賽冠軍,入選過國家隊,以削球打法聞名。

本場比賽,侯英超出場兩次,先是搭檔袁勵岑迎戰奧運冠軍馬龍和王楚欽;再以單打之姿,對陣王楚欽。結果沒有懸念,遼寧隊最終0:3敗北,但侯英超的表現可圈可點,特別是在對陣“大頭”的比賽中,他單局最高拿到9分。
有網友稱:“解說席上的侯老師妙語評球,乒乓賽場上的他刀鋒依舊。”
“能站上這個舞台,已經很成功了,對於我這個年紀,能在全運會四分之一決賽打兩場,很少見。”賽後,疲憊的侯英超站到混合采訪區,肩上搭著一條白毛巾,背微弓,手撐膝蓋,像一個剛結束長途跋涉的人。
“確實實力太懸殊,我跟小袁(袁勵岑)主打的就是享受比賽。”侯英超先辟了個謠,“網上有人說,侯老師在場上給小袁解說,其實不是,我是在告訴他,‘你要堅決出手,失誤了也沒關係’。畢竟對麵站的是世界冠軍、奧運冠軍。”

11月18日,遼寧隊組合袁勵岑/侯英超(左)在比賽中交流,他們在雙打比賽中0比3不敵北京隊組合馬龍/王楚欽。
那一刻,侯英超眼中沒有失敗的遺憾,隻有暴雨過後的平靜。
當有記者問:“做解說員和運動員有何不同?”侯英超思索片刻後回答:“做解說時,你是旁觀者,你對雙方運動員的戰術、心理會看得清,但在比賽時,你是局內人,既要想戰術,又得想對手,比分膠著時還要做選擇,甚至會猶豫,可能需要一兩局後,才能發現對方的漏洞。”
采訪時,侯英超的汗止不住地流,有的從鬢角湧出,有的沿臉頰滑下,有的懸在眉梢,隨呼吸微微顫動。

這是侯英超作為運動員參加的第六屆全運會,他覺得體力大不如前。“本屆比賽,我明顯感覺反應速度、移動速度變慢了,(未來)我有可能轉成職業解說員。”侯英超說,“我希望能給更多觀眾帶來精彩的解說,讓他們能看懂乒乓球,了解乒乓球,喜歡乒乓球,最後能走進乒乓館去打乒乓球。”
說起自己的削球打法,侯英超侃侃而談:“我的打法已經比較少了,因為它有天然缺陷,在男子比賽中幾乎很難見到。”他解讀道:“削球本身是被動防守型(打法),主動進攻能力有限,它需要通過旋轉和節奏變化,為自己創造進攻機會,說白了是被動得分,所以練的人少了。”
侯英超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削球打法,能多去嚐試。“我打了這麽多年,就是想讓更多人看到這種打法,如果真正練進去,你會愛上削球,因為它可攻可削,可遠可近,攻球所有的技術要會,削球技術也要掌握,非常有意思。”

2019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男單決賽,侯英超4比0戰勝王楚欽獲得冠軍。
談到十五運會乒乓球賽場被稱為“神仙打架”,侯英超擺起了手,“我哪算得上神仙,我屬於‘老妖怪’”。說完,他自己都樂了。
“對於我來說,沒有機會參加世界大賽,全運會的舞台就是奧運會,就是我人生中的奧運會。”侯英超說,“我不能離開乒乓球,乒乓球已經融入我的血液中,已經是我身體的一部分了。”
20分鍾的采訪結束,侯英超的汗依然沒有消,那不停滴落的汗水,仿佛不再是疲憊的象征,更像是他為這項運動所傾注的全部熱愛。
來源:嶽冉冉、李春宇、郭雨祺/新華社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