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聯迷局:2億引援難破“魔咒”,症結究竟何在?
在英超第二輪客場1比1戰平富勒姆之後,曼聯球迷心中僅存的那一絲樂觀情緒,幾乎被徹底澆滅。新賽季兩輪聯賽戰罷,紅魔仍未嚐勝績,這場充滿掙紮的平局,非但未能成為阿莫林口中“救贖之旅”的開端,反而更像是上賽季噩夢的重演。
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“病症”
門將失誤頻頻、隊長孤木難支、中場創造力匱乏、鋒線得勢不得分……這些“症狀”聽起來是否異常熟悉?沒錯,這正是曼聯2024/25賽季的真實寫照——那個球隊最終排名英超曆史最低的第15位,創造自1974年以來最差戰績的恥辱賽季。所有人都曾期待新賽季能有所不同,正如主帥阿莫林此前豪言壯語所承諾的那樣。
然而,現實卻令人大失所望。布魯諾·費爾南德斯罰失點球(皮球高高飛上看台),更讓人心有餘悸的是,富勒姆憑借史密斯·羅的進球扳平比分,若非對手未能把握住反超機會,曼聯恐怕連一分都拿不到。
今夏,曼聯豪擲2億英鎊引進了庫尼亞、布賴恩·姆貝烏莫和舍什科,目的就是為球隊注入急需的火力與進球能力——這正是上賽季球隊最致命的短板。但問題在於,再優秀的射手也需要有人為他們輸送“炮彈”,否則也隻能是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。
鋒線“三叉戟”集體啞火
庫尼亞在上半場曾有兩次絕佳機會,一次擊中門柱,另一次被門將萊諾神勇撲出,此後便再無建樹。姆貝烏莫全場積極奔跑,卻多是無謂的衝刺。舍什科替補登場後作為支點表現尚可,但他們被引進的首要任務是進球,是將平局轉化為勝利的“終結者”,而不僅僅是提供前場活力。
這一幕似曾相識。上周在老特拉福德,曼聯0比1負於阿森納,姆貝烏莫和庫尼亞也曾製造威脅,但同樣未能破門。如今在克拉文農場球場,他們再次空手而歸,鋒線“三叉戟”集體啞火,令人憂心。
顯然,問題並非僅僅出在鋒線,更深層次的症結在於球隊的中後場體係,以及主教練的戰術安排。
先看門將。對陣阿森納時,替補門將阿爾泰·巴因迪爾在處理角球時出現低級失誤,導致卡拉菲奧裏頭球破門。令人不解的是,阿莫林並未在本輪啟用已傷愈複出的主力門將安德烈·奧納納,而是繼續信任巴因迪爾。誠然,奧納納狀態起伏、偶有失誤,但他整體表現遠勝於巴因迪爾。在曼聯未能簽下馬丁內斯(維拉)和多納魯馬(巴黎)的情況下,阿莫林的這一決定似乎傳遞出一個信號:他對現有門將均缺乏信心,無論派誰上場,都可能是一場災難。
麵對富勒姆,巴因迪爾再次暴露問題。每當對手從邊路起球或開出角球,他都顯得手足無措,屢次被伯格、卡斯塔涅或穆尼斯幹擾,甚至多次狼狽倒地。一位世界級門將本應從容化解這些威脅,但巴因迪爾的表現讓後防線也失去了底氣。
阿莫林:是解決方案,還是問題的一部分?
阿莫林本人也難辭其咎。他固執地讓布魯諾·費爾南德斯承擔過多職責。布魯諾具備出色的跑動和創造力,但防守並非其強項。當卡塞米羅和替補登場的烏加特無法提供有效保護時,布魯諾被迫回撤,導致進攻端失去核心。而烏加特的問題在於——他既缺乏跑動能力,也欠缺精準的傳球。
更令人費解的是,阿莫林將梅森·芒特安排在鋒線,試圖減輕布魯諾的負擔。但芒特既非純粹的中場防守者,也非高效射手。曼聯真正需要的,是一名能穩固中場、為布魯諾提供屏障的“保鏢型”中場,讓他能專注於組織和創造。然而,阿莫林在賽後卻聲稱,芒特的出場讓球隊“更加穩固”。或許防守確實略有改善,但進攻的創造力卻更加枯竭。布魯諾依然被來回拉扯,阿莫林始終未能找到最大化利用這位隊內最佳球員的方法。
如今,整支曼聯如同一台運轉滯澀的老舊機器。而那三位身價不菲的鋒線新援,仍在前場苦苦等待著能為他們輸送“炮彈”的“鑰匙”。
如果接下來在聯賽杯對陣英乙球隊格林斯比,以及英超主場迎戰升班馬伯恩利的比賽中,曼聯依然無法取得進球和勝利,老特拉福德的警報聲將再次拉響。